2 May 2008

《心理咨询与治疗新论》之一森田疗法

呵呵~ 这是最近在看的一本书,网上突然间发现的,于是淘来,好些地方很有感触也深受启发,所以捧上来。

森田疗法---不治而治的疗法(P206-P245)

在森田的人性观中有以下几个看法,几乎与我所理解的不谋而合,(好像说的有点大了,吼吼~~)

森田疗法的基本理论:(P209)
1.认识时时刻刻都在变化流动的存在。
2.现象即存在。森田把人的存在看成自然(生命)不断变化着的一个瞬间,一个断面,亦既是“空”。他认为人的存在系故段变化流转中所发现的每一刹那之现象,具有绝对的意义...
3.心理的对立与调和。... 神经质的人是欲望与压抑所交织的均衡性失去自然的流动,停留在一处,以致产生心理冲突。
4.生存的欲望。... 生存的欲望主要包括①希望健康的生存;②希望更好的生活,希望被人尊重;③求知欲强,肯努力;④希望成为伟大的幸福的人;⑤希望向上发展。

在他所提倡的疗法中,以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为最基本原理。

一.顺应自然的治疗原则
顺应自然,指人们应当体验到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体验到对超越人控制能力的自然现实进行抵抗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只有顺应才能得到一个与自然事务相协调的生活态度。

高良武久先生指出一个相对完整的概念:①患者要老实的接受症状的存及与之相伴随的苦恼焦虑,认识到对它抵制、反抗或用任何手段回避、压制都是徒劳的;②患者要靠原来就存在的求生欲望去进行建设性活动,即一面接受症状的现状不予抵抗,一面进行正常的工作和学习活动。
总的来说,患者不要把症状当作自身上的异物,对它不加排斥和压抑,这样就解除了精神交互作用和精神拮抗作用,症状也因而减轻以至消失。

详细分析,这条基本原则包含下面的多种含义:

1.顺应情感生活的规律,自然地接受不良的情感体验

森田正马对于情感曾经提出了一些规律:
⑴情感规律如果对于情感听之任之,即顺从其自然变化,便会形成山形曲线,经过一起一伏,最后消失。
⑵情感如果满足其冲动时,便会顿挫、消失。
⑶如习惯于同一感觉,情感则变得迟钝。
⑷情感如持续受到刺激,以及注意力集中于此时,就会更加强烈。
⑸情感是依靠新的经验去体会,并通过反复体验去培养。
森田正马看来,一切思想、情感都是自然的状态,如果违背其原来的规律,反其道而行,往往达不到目的。但是神经质患者经常把自然出现的思想情感赋予某种价值判断,认为这也不好,那也要不得,结果反而产生不良的交互作用。因此要指导患者:“不管出现了什么思想、考虑什么问题,或是涌现哪种感情都不要在乎,善恶、优劣、丑美都是没有价值的。”

2.不排除症状,保持症状的原样

3.把“本心”导入自觉的状态

神经质患者生的欲望过于强烈,因此习惯于感受生的欲望的枝叶末节。森田认为神经质患者必须要感受、自觉自己的本心,“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宏图大志只能使人徒劳挣扎,因此一声一定要指导患者实事求是地生活。森田正马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参考:A Man's whole life is a succession of moument after moment. If one fully understands the Present Moment, there will be nothing else to do, and nothing else to pursue.(大意为,人们总是习惯于活在一个瞬间一个瞬间的胜利之中,要是一个人能够抓住现在,其实就可以别无所求了!)...
按照森田正马的观点,人生观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理想主义人生观;二是以情感为本位的人生观;三是以现实为本为的人生观。医生要指导患者去除前两者,而力求以现实为主的生活态度。
...生命的目的是什么?人们总是问这个问题。生命本身就没有许多附加的目的,尊重生命就应该享受生命。你只能享受它,你不可能对它做任何别的事情。它是不能买卖的。而且如果你错过了某个时刻,你就错过了,你不可能回头。生命应该是连续不断的喜悦,你可以时时刻刻享受它;但是如果你开始想到结果,你就错过了享受,你的根给拔了,你不再在里面了。那时你就会寻找意义、寻找目的。

4.“事实唯真”

针对思想矛盾,森田提出了“事实唯真”的观点,即“事实就是真理”,并以此为座右铭。他指出:“吾人不要将情绪和想象误认为事实来欺骗自己。因为不论你是否同意,事实是不可动摇的。事实就是事实。所以人必须承认事实。认清自己的精神实质,就是自觉,如实地确认外界,就是真理。”因此,顺应自然,就不能以自己的主观的想法去代替客观事物,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使自己的主观思想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才能跳出思想矛盾的怪圈。

(这是其中最为影响我的部分,是在自我调整过程中曾经使用过某几种方法,也的确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其下还有几项我认为我做了,也卓有成效的地方,当然,也是森田所主张的。)

二.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

“为所当为”(to do what you should do)是森田疗法的另一个重要的治疗原则。...森田正马的学生高良武久、长谷川洋三等人则进一步发展了森田正马的思想,提出与人相关的事物可以划分为可控制的事物(controllable events)和不可控制的事物(uncontrollable events)两大类。所谓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通过自己的主观意志可以调控和改变的事物;而不可控制的事物是个人主观意志不能左右的事物。因此森田疗法要求神经质患者通过治疗,学习以顺应自然的态度去应对不可以控制的事物,如人的情感;同时还要为所当为,即控制那些可以控制的事物,例如行动。而事实上有效的控制了人的行动,就会改善适应不安的状态,促进情感的好转。长谷川洋三提出了情感与行动之间的如下几条规律:

⑴情感是不由人的意志自由支配的,但行动却服从人的意志。
⑵情感伴随行动、环境的变化,也会迅速地变化。
⑶正确的(积极的)行动,带来愉快的情感,错误的(消极的)行动,带来不愉快的情感。
⑷反复采取正确的行动,则可培养愉快的情感态度;反复采取错误的行动,则可培养不愉快的情感态度。
⑸反复的错误行动,所导致的不快情感态度,会伴随反复正确行动所形成的愉快情感态度而自行消失。

...需要指出的是:森田疗法的“为所当为”是在“顺其自然”前提下的行动,对此高武良久曾经做过这样的说明:“顺其自然的态度并不是对自己的一切活动都放任自流,无所作为,而是要患者一方面对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听之任之;另一方面要靠自己本来固有的上进心,努力去做应该做的事情。”...

应该包含以下内容:

⑴忍受痛苦,为所当为...

⑵抛弃劣等感,为所当为...

⑶抛弃完善欲,为所当为...

⑷为所当为,行动转变性格...

生活发现会的基本概念

(一)行动转变性格(P233)
...卡儿.赫尔泰曾经说过:“要想真正了解人,必须观察其行为。”...
... 高良武久也说过:“性格并不像顽石那样固定不变的。”...
... 长谷川洋三非常赞同赫尔泰的观点:“人与其消极地去掉一种习惯,不如积极的养成某种习惯。这是因为在精神生活方面,采取积极的进攻比单纯防御更加容易。无论任何美德,在尚未形成习惯之前,它还不为人类确实所有。”...
...长谷川洋三认为,要想改变自己的行动,还应该率先清算旧想法的错误,取出习惯性的思维,养成新思维,形成新情感...

(二)正确的对待不安
...长谷川洋三认为对待不安应该采取一下的对策:首先要分析不安的事实中,究竟包含有什么样的问题;其次要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他认为既不能把责任全部归结为自己的心态,也不能把原因都推诿给环境或其他人,而应该实事求是地加以分析;三是要讨论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四是选择一个可能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五是把制定出来的实施计划立即导之以行。

(三)生活要有目的

(四)对他人要有奉献精神、爱的感情

神经质患者的自我反省性强...对于神经质患者的自我中心特点,也有人形象地把它归纳为“三自”特征,即自我中心,认知定位失当,表现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与归宿都仅以自我为参照系;自作多情,情感本位,表现为自以为自己爱自己,或自以为自己恨自己,自以为自己最痛苦,自以为别人都幸福;自以为是,主观臆断,表现为总把感觉当事实,总把想象当真理。像这类患者,如学习森田理论,理解“为别人做贡献”的意义,通过实践,就能很好的克服自我中心性。

(五)顺应自然、珍惜光阴、发挥自己的作用

...长谷川洋三主张,必须要坚持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不管自己的情绪如何,在上下班的时候,必须首先向同事说声:“您早上好”“我先走了”,寒暄致意,彬彬有礼。这些绝不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在待人接物上,如不这样做,将给人以不快的感觉,处理不好人际关系。...

在森田疗法治疗者看来,顺应自然,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二者是和谐统一的。在他们看来人的生活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便自然会呈现所谓真正自我接受的态度。自己之外,没有自己,除了自己以外,别无办法。能够觉悟不管自己有多少缺点,多少弱点,除了依靠自己去生活以外,没有其他办法。只要竭尽全力去干,不论其结果如何,自己都甘愿承担。因为自己已尽到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也不后悔,反而可以从失败的事实中,自我检查,虚心地找出在哪里处理不当,在哪里有错误,借以吸取教训。

主张“于事勿悔”、“独行其道”地时时刻刻地竭尽全力去生活,处处表现尽己之性、自我接受的态度。

(森田疗法对我的作用很大,真希望早就看到这本书,不过这也许就是命运,是我无法改变的部分,但我仍然很感激我最终还是得到了它。这本书中讲到的治疗方法还有很多,有很多是作为心理医师来讲非常专业的。其中还有一章叫做“认知心理治疗---观念、态度决定一切的疗法”也很好。我会陆续把这些内容登上来。这本书让我变得越来越积极,使我理解了很多曾经我克服不了的薄弱环节。)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