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成798工厂不好,至少我认为艺术不是用来大工业化生产的,虽然有些艺术家很高产。
被叫成798 Art District比较合适。
当我们到达那熟悉的门口,却发现曾经的那种另类气息不见了,一种各大景点常常出现的人满为患却让人难以捉摸的粉墨登场。各种个样的人,几乎包括了从小孩儿到老人,从白种到黑种,从境内到境外,从男女到分不出男女的各种人,你在那里全都看得到。
我竟有些失望,4年前的这里可是另一番景象,人不多,见到的也都是那些穿着朴素,踏踏实实做艺术的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他们的东西里有种原始,人本初的,探求生命于生活的东西。可是这时我看到的竟是发展的红红火火的商业化艺术市场。那里几乎所有的空地都在争奇斗艳的装修,铺饰。高昂的租赁,炫耀的眼神,仿佛在蔑视的瞧着我们说:“看!我们在做艺术!”
我无法形容我的感受,我们找到大学油画系的一个学姐s,她在那里租赁了将近3000平面的地方,两个大场地中心的树下自己开了一家Cafe,我们坐在那里,想在这短暂的休憩一下自己的神经,想想这物是人非的地方。
可是,我仍是没有逃开,s姐过来跟我们聊天,要给我介绍工作,另一个油画系的学姐,在Triumph Art Space(凯瑞)做经理。于是,我见了,抱着好奇心。她,一个很有野心,很能干的女强人。
我们两个聊天,来了一个年轻的台湾的代理,然后听着他们两个聊天,听那关于新签的2千万的Painttings,他们聊了半个小时,我听了半个小时。代理走了,我们继续。听她说人虽然平等,但也分三六九等,听她讲她的经历、各种买家,听她讲各色的艺术家,各种风险,最后听她讲工资待遇。我知道,这种氛围是我喜欢的,是我幻想的,可是并不一定我能承受的。
我知道,经理人是和艺术家不一样的,我无法转变骨子里的东西把自己变成一个会说话、会看脸色、会协调甚至计算的人。我适合的就是躲在一个角落,有一圈子自己人,做我擅长的营生,谋自己的人生,奋斗自己的那一件事情。于是,在我走出门外的那一瞬间,我想离开,这里我很喜欢,可是不属于我。
那段时间,曾经的目标,开始模糊,自己想做的事情变的越来越遥远。可是当我到了这里,当我见到这些人,当我发现这些改变。那种影子也渐渐变深,似乎走近了些。我有了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目标。我想,无论是跟谁,我要把这个曾经定下的目标实现。
4年后,我又回到了这个地方,虽然与我曾经的感受不同,甚至会让我失望。但是,我却找到了一点我曾经不曾发现的东西。
感谢上帝!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